清晨校门口飘着豆浆香,孩童在梧桐影下蹦跳;暮色中广场舞步轻快,老人摇着蒲扇数星辰;霓虹中穿行的车流,实验室里彻夜的灯光——这些烟火气的碎片,正编织成当代中国的安全图景。也许你会疑问,国家安全真的与我有关吗?这样宏大的概念,仿佛与你我相隔绝,那是一种平凡人遥不可及的责任。可是国家安全真的与你我无关吗?
时光回溯,青铜戈矛的寒光里,飘荡着两千年前秦人的战歌。那些将衣袍裁作铠甲的无名身影,在《诗经》的竹简上刻下永恒的歌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古代的国家安全,不仅仅是金戈铁马的捍卫,更是民心所向的凝聚,是一种朴素而坚定的信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信念,跨越历史千年,见证了山河变迁,护佑着四海疆土,是陇西高原的烽烟,是河西走廊的驼铃,是深埋于华夏血脉的民族基因。当危难如朔风卷地而来,每一粒沙尘都将成为城墙的骨血,每一寸月光都将化作护国的刀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团结与担当永远是守护国家安全的坚固盾牌。
而今,变的是铠甲,不变的是守望。历史总是以相似的情节叩击现实,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刺骨雪水里,那些用胸膛抵住外军棍棒的中国军人身影,以滚烫热血诠释着“寸土不让”的家国使命,用新时代的东方智慧捍卫国家利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英雄的事迹一次次浮现脑海,我们无法触碰每一个鲜活的记忆,只有铭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让其名字永存于心。当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仰望和平鸽群,在每一个明媚节日里欢声笑语,享受每一份成功喜悦的同时不应忘记——是他们的枕戈待旦,守护着这万家灯火的安宁。同时警醒人们,国家安全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钢铁意志与智慧博弈构筑的信念长城!
真正的岁月静好,始于居安思危的清醒。不注重国家安全,必然导致国家灭亡。2022年北约东扩的阴影催生了第聂伯河畔悲剧,俄乌战争从全球角度又一次刷新着人们对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安全观的注解。三年后的今天,硝烟未散的东欧平原上,残破的向日葵仍在寒风中摇曳,好似诉说着一切都未曾改变,但一切皆已改变。“落后必将挨打”,这是中华民族在鸦片战争炮火中震颤出的顿悟,没有军事现代化的甲胄,再璀璨的文明也抵不住坚船利炮的侵袭。国家安全,是碧海蓝天中六代战机呼啸而过的雄姿,是深山之中洲际导弹静卧待发的威严,是万里海疆航母破浪前行的豪迈。如今的安稳与和平,是一代又一代无名英雄们用青春谱写的发展史诗,用智慧铸就的国防利剑。
回首来时路,那些动荡不安的岁月,那些令人发指的历史暗角,那些屈辱与血泪,每一个至暗时刻,都在警示人们,没有国家安全,何来山河无恙,何来百姓安康?2022年一个秋天的清晨,美国青年埃文·凯尔敲开了中国领事馆的玻璃门,再次揭开了封存八十年的南京血泪,浮动尘埃下发黄的历史照片,是比花岗岩纪念碑更沉重的悲壮岁月。这个美国青年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跨越时空的摆渡人,他递来的不是相册,而是刺破历史谎言的利刃。南京城墙下的血色残阳、长江岸边被铁蹄踏碎的青石板、重庆防空洞外凋零的山茶花,这些被日军刻意销毁的罪证,如同散落的青铜碎片,在太平洋彼岸沉寂八十载,终在正义者的觉醒中昭告世人。“历史不容篡改”,南京的惨痛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关于国家安全最痛的警钟。
思绪拉回到现在,回到那最初的问题,你还会认为国家安全和我们自己无关吗?且看你的周围,爷爷珍藏的抗战家书泛黄卷边,父亲抽屉里的党员证棱角依旧,孩子从书包里缓缓取出崭新的安全教育读本。对国家安全的守护如基因般镌刻在血液中,在以家庭的形式无声传承着。今天的岁月静好,是国家、是党、是先辈,是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时代变迁,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是你于不经意间拍照泄露的军事位置,是社交平台上违规上传的机密文件,是利益驱使为他人窃取的地理信息数据。你随手拍的每一张照片,发布的每一条动态,收集的一每份信息,却有可能泄露了国家秘密。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维护国家安全,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但要维护好整个系统的安全,也要维护好各个领域的安全。对于每一普通人,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认真践行,保持对国家秘密的自觉维护。涉及国家秘密的场景,不拍;国家重要秘密,不说;数字信息、生物种类、地理测绘安全等信息,不发;带有利益驱使的境外数据问询,不理。一旦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及时向国家安全部门举证。只有人人参与,人人有为,才能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放眼寰宇,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国家安全的内涵从未如此丰富,面临的挑战从未如此严峻复杂。它早已超越传统军事疆界,深刻融入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网络、生物等方方面面。当前,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吾辈青年,应当怀揣着对国家的深情与责任,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安全。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哨兵”,时刻保持警惕,对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说“不”。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是知识的汲取者、文明的继承者、文化的弘扬者,更应成为国家安全的自觉践行者、积极宣传者,让大学课堂不仅“求知问道”,更成为铸就国家安全意识的坚实基石。遨游于科学的浩瀚汪洋,更应深刻理解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熏陶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增强文化自信,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民族精神根基的侵蚀;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我们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要成为网络空间清朗环境的维护者,学会识别网络谣言、抵制有害信息,守护国家网络主权和数据安全。
我们要努力做自身生命安全的守护者、心灵健康的塑造者,提升自我保护技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学好思政课程,通过社会实践,深刻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国家安全,你我共筑”的理念,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同时,积极学习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保密意识,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护国。
守护国家安全需要“信念与守望”——这信念,是爱国情怀的根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这守望,是时刻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保持居安思危的警醒,在思想交锋的惊涛骇浪中岿然不动、坚守阵地。
践行国家安全需要“传承与共筑”——这传承,是将维护国家安全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共筑,是在呼唤每一位中华儿女,尤其是我们青年一代,以主人翁的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安全的宏大事业,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磅礴青春力量。从实验室里的刻苦攻关到社交平台上的理性发声,从社区服务的默默奉献到国际舞台的自信展示,我们大学生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每一个属于我们的位置上,为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添砖加瓦!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从“岂曰无衣”到“岂曰无盾”,从“修我戈矛”到“铸我芯片”,从“国土防线”到“数字疆域”。国家安全不是悬于庙堂的抽象概念,而是生长在每寸土地、每段时光里的根系,它让五千年的文明古树,在新时代的风雨中依旧亭亭如盖。吾辈青年,让我们携手同行,共筑国家安全的信念长城,在维护国家安全的路上,有你,有我,还有他,共同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共同守护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让国家安全之花在中华大地上绚丽绽放!